【我为群众办实事】司法行政惠民“组合拳” 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
来源 :泉州公共法律服务 时间:2021-10-28 15:44 浏览量:

  全市基层司法所立足新时代司法所工作新职能、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入开展“强基础、展亮点、创品牌”活动,为群众做好“小事情”、解决“小问题”、化解“小纠纷”,用心解决基层群众的烦心事、急盼事,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成果转化为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自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7月6日起,市司法局官微推出司法所“强基础、展亮点、创品牌”活动系列专刊,对创新品牌矛以推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司法所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期推出全市司法所“强基础、展亮点、创品牌”活动系列专刊七

                                                                          丰泽区司法局丰泽司法所

  丰泽区司法局丰泽司法所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工作方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延伸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结合辖区社区治理工作实际,丰泽司法所联合辖区的源淮社区和泉州市公司法务研究会,共同构建优化新型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源淮社区法律诊所”,建立运行“一二三四五”民情服务机制。

  全力搭建“一个”平台

  法律诊所之社区民情综合服务大厅,为“专家医生”和人民调解员队伍开展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工作条件。该平台融合了社区法律咨询、诉讼代理、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服务特色和功能,提供7×24小时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将原本囿于高校的“法律诊所”拓展到司法行政工作领域,旨在为居民的法律需求提供新的资源和实践交流的平台和路径,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专业组建“两支”队伍

  由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专家医生”和人民调解员两支队伍轮流值班,“坐诊”把脉。“专家医生”为法学专家、企业法律顾问、律师和司法机关中具有执业资格的的法律工作者担任;调解员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调委会调解员、社区工作者、政法系统离退休干部等人员担任。两支队伍共20余人,携手开启社区治理法治化工作新篇章。

                             

  重点问诊“三种”对象

  法律诊所以社区建设、居民群众、企事业发展为服务重点。听民意、解民忧、促和谐,让群众遇到烦心事有了主心骨,让基层社区治理更加规范。他们专业化的“把脉支招”在居民群众中逐渐打响名气,社区属地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也慕名前来“问诊”,法律诊所成为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

  有效采取“四项”方式

  采取现场定期坐诊、咨询电话预约问诊、网上咨询问诊、疑难杂症“专家会诊”四种形式,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维权空间和维权渠道,使家门口的法律服务成为“看得见、够得着、信得过、得实惠”的民生福利。如召集业委会、物业公司、施工单位和当事人代表等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问题深入分析,从支持和反对的角度分别予以论证并提出合理的法律处理意见建议。

  倾力打造“五类”服务

  五零一之法律咨询——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为社区党组织决策和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今年以来,举办巡回普法宣传与法律咨询活动2场,法律讲座1场,接受咨询50多人次。

  五零二之普法宣传——围绕和居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今年5月份,借《民法典》实施年契机,丰泽司法所携手源淮社区开展了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利用法律诊所“专家”资源,提高宣传活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社区居民讲解《民法典》实施的重大意义,结合具体案例重点宣传了新增的居住权制度、离婚冷静期、高空抛物的责任界定等亮点内容,现场还针对社区居民比较关注的物业服务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让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民法典》是保护老百姓自身权益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式法典。发放民法典书籍1200多册、普法资料3800多份。

             

  五零三之诉讼代理——接受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诉讼代理请求。年近80的李奶奶,想将名下的房产做一个分配,在社区律师的帮助下,拟定了一份赠予协议。谁知在公证处欲进行公证时,被工作人员告知因其房产登记名为李奶奶已故丈夫,此协议无效,再次来到社区寻求律师帮助。律师积极“接诊”,针对李奶奶的实际情况帮助她重新改立具有法律效应的遗嘱。今年以来代写法律文书20余份。

  五零四之法律援助——积极引导和帮助有需求的居民到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诊所志愿者黄律师帮助社区外来计生“二女户”——郑氏姐妹应诉与某保险有限公司机动车责任纠纷案的二审诉讼,以充分的事实理由和强有力的法律论据,请求二审法院撤销一审民事判决,终得胜诉,让郑氏姐妹在失去父爱后得到一定的精神慰藉。今年以来提供法律援助5件。

                                                

  五零五之人民调解——积极参与社区的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司法所、社区调委会、调解专家等多方的力量,结合“专家医生”的专业意见和服务,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今年3月,丰泽司法所工作人员、住建局工作人员、社区调委会主任及法律诊所“专家”组建专案调解小组,参与协调处理源淮辖区某小区10多户入户门外移侵占公摊的案件,以点带面,多次到存在侵占公摊问题的各户走访了解情况,明确违规占用问题。几经周折,其中一户业主最终同意入户门整改方案,并迅速着手改造,其余几户见状也陆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整改恢复,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今年以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案件7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延伸助推“两项”治理

  4月26日,丰泽司法所在丰泽区社区矫正管理局的指导下,联合“源淮社区法律诊所”,借助源淮社区“法律课堂”场所,邀请福建蓝天瑞格心理咨询中心,以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心理教育三个模块共同开展辖区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活动,助推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良性有序开展,确保社区矫正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5月20日,为贯彻落实区委书记徐情根“三再——解难题、促提升”调研精神,丰泽区政协主席上官蓝波、副主席李木火带领政协调研组一行,到丰泽街道源淮社区开展“持续深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探索实践”课题实地调研座谈活动。座谈会主要探讨以“法律诊所”建立模式和创新举措为蓝本,认真研究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模式,助推我区基层社会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