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一品】西坪司法所:以茶为媒,打造人民调解“一茶三香”
来源 :泉州市司法局 时间:2024-11-09 10:31 浏览量:
  
  在安溪茶人中流传这样一句话:人生海海铁观音,输赢笑笑一杯茶。西坪镇是中国铁观音茶的发源地,2022年5月,以西坪镇为核心保护区的“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获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年11月,以西坪镇铁观音制作技艺为主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见西坪镇茶文化底蕴之深厚。近年来,西坪司法所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过程中,也充分汲取茶文化精髓,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调解工作模式,先后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77余件,调解成功率达100%,真正为海丝茶源乌龙圣地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一抹独特的司法蓝。
  
一、党建引领,奠定人民调解的“和谐之韵”
  
  党建工作牵动全局,就好比浓香型茶叶的“韵”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建立完善党建与调解工作相融合模式,让“党建+调解”的和谐之韵在西坪大地奏响。一是党员做先锋。西坪司法所精心挑选退休党员教师、离职村主干、两代表一委员等13人,组建矛盾化解党员调处队伍,经常性深入群众身边倾听家长里短,为开展调解工作提供坚实支撑。二是调解进网格。结合党建引领基层网格管理工作,将全镇27名网格长、超200名网格员纳入调解员工作队伍,形成了横纵到边、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调解网络,实现了“矛盾纠纷在哪里,调解员就出现在哪里”。三是人才来助力。通过发动“和事佬”、鼓励乡村能人、培育法律明白人等途径,不断提升全镇调解工作质效。截至目前,已吸纳乡村能人10名,创建乡村能人个人调解室4个,“两代表一委员”、退役军人、派出所调解室、法庭等特色调解室6个,培育专兼职调解员187名,基层调解工作愈显规范。
  
二、走实走心,释放调解平台的“复合香气”
  
  一泡清香型好茶必然要具备复合的香气,司法工作中打造多元调解平台,往往也能事半功倍。西坪司法所立足实际,充分挖掘“茶之原乡”这个本地资源,在民情茶室等工作基础上,探索实践“茶话会”、线上调解等新模式,全面提升调解效率与质量。一是解纷前哨—“茶话会小院”。受启发于“730议事厅”小区(每月逢7日晚上7:30在小区议事)共建共治做法,西坪镇结合实际建立“茶话会小院”,每逢周三晚18:00-19:30邀请村民前来纳凉说事。调解员、党员志愿者煮茶邀客,或调解矛盾或品茗聊天。除了日常了解村内纠纷苗头,“茶话会小院”还具备收集村民意见的功能,村民们会在茶话会上反映自己的诉求。接到村民的意见后,调解员会立即找到网格长反映问题,并以最快速度解决村民的诉求。二是省时利器—“云上解平台”。西坪镇茶农多,外出经商的村民也多,矛盾纠纷若涉及外出务工人员,往往调解战线拉长,导致调解工作进度滞后,为此,西坪司法所积极探索调解服务新方式,将调解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搭建线上调解平台,提供远程调解、视频调解等多种形式的调解服务,调解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三是专业赋能—“便民咨询线”。以提升调解工作的专业性为目标,西坪司法所先后培育组建行业性调解组织2个(道路交通事故、物业纠纷)、涉生态环境调解组织1个(环境污染纠纷),同时,将社会学、心理学融入矛盾纠纷化解,吸纳学科专业人才进调解员队伍,利用“148”便民服务热线,免费帮助当事人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与背景,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创新融合,激发调解质效的“多元功效”
  
  创新出招,让陈香型茶叶焕发新茶香,释放多元功效,是很多老茶人乐见其成的事。在调解工作中,西坪司法所巧妙发挥茶文化传统底蕴的优势,将制茶工艺与调解技巧深度融合,有力提升调解效能。一是“采青”辨微,提前介入消除风险隐患。充分发挥一线调解员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熟稔当地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的优势,及时识别风险苗头介入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倾听当事人陈述,了解其深层次需求,找准引发矛盾纠纷的核心症结,就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是“晒青”聚力,多元共治解决棘手难题。发生矛盾进行调解的场所或有不同,或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民情茶室、人民调解室等,但一杯清茶少不了,加之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公心引导、和事佬的用心开导和党员干部的耐心劝导,矛盾纠纷往往就会化解。三是“炒青”有度,循序渐进拉近群众距离。以“听得懂群众心里话,会讲群众爱听的话”为目标,指导调解员们通过品茶、拉家常等方式拉近双方距离,通过冥想、静心等方式帮助当事人平复情绪,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再坚持公平公正立场,引导当事人以平和心态面对矛盾纠纷。
  
  茶文化,是茶乡人一脉相承的根本,以茶为媒,是解答茶乡矛盾纠纷化解的优质答案。西坪司法所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一杯清茶”解心结的工作,让“司法蓝”增靓“海丝蓝”,为泉州人民调解的新篇章贡献茶源西坪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