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调度“一盘棋” 打造片区联合执法新格局
来源 :惠安县司法局
时间:2025-09-02 17:30
浏览量:
惠安县聚焦县镇权责不一、执法边界不清、多头重复检查等问题,坚持重点工作定期调度制度,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建立县镇两级和多部门之间“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共同参与、协调配合的片区联合执法机制,加快形成基层行政执法新格局。今年来,惠安县领导围绕片区联合执法工作开展调度3次,协调解决具体事项23项,相关经验做法获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在《中国机构编制》《福建改革情况》等中央、省、市重要刊物全文刊发推介,《创新“三跨一统”模式推动乡镇片区联合执法试点改革取得实效》获全省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案例三等奖。
跨层级调度 推动“看得见管不了”向“看得见管得好”转变
主动打通层级壁垒,建立权责穿透式调度网络。一是一套清单管权责。从安全生产、违占违建、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入手,制定《惠安县乡镇片区联合执法清单计划表》,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推动477项省政府赋权清单纳入执法实践范畴。二是四个片区管调度。将惠安县划分为四个片区和驻点,各覆盖相邻2-4个乡镇,由惠安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领导担任“片长”,在行动前征集各部门、乡镇执法需求,经案件审核、会商协调、力量调配,统一指挥开展联合行动。三是一支队伍管执法。将市场监管、农业、文旅、应急等6支县直涉改执法队伍按总人数80%比例下沉,会同各镇综合执法队和其他县直派驻所站等662名执法力量统一“入片”,打造“一体化大综合”执法队伍。
跨区域调度 推动“各管一段”向“协同共管”转变
突破属地管理碎片化困境,构建系统集成的调度生态。一是源头包干。创新乡镇综合执法协作机制,厘清源头管理、过程监管、末端执法边界,按照“一件事”标准整体划转执法事项,由片区统一调度各镇执法力量,构建溯源监管执法闭环。二是区域协作。探索建立跨区域监管查办和相邻区域联动机制,打破属地管理壁垒,在林辋溪、黄塘溪、蔗潭溪等乡镇毗邻交界区域常态化开展跨流域污水治理,定期组织固体废物跨区域运输查处等联合执法行动,让执法资源流动起来。三是快速响应。由片区远程指挥,各镇充分利用语音呼叫、视频监控、无线对讲、GPS执法车辆定位等系统,第一时间开展联合执法,及时制止违法行为。今年第一季度12345执法案件投诉率同比下降80%。
跨部门调度 推动“部门查多次”向“综合查一下”转变
针对多头检查难题,重构部门协同的调度逻辑。一是“一张检查清单”。将原来对企业、商户的多部门多频次执法检查整合为“一表式”一次检查,做到“一张检查清单、横跨多个领域”,检查对象覆盖率提升20%以上。二是“一屏指挥掌控”。将惠安县35个条线执法机构全部接入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平台用户注册、电子签章申领、行政执法终端配备率均达100%,实现执法监管事项“上平台”、执法协同指挥“屏掌控”。三是“一次集中行动”。通过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司法部门协调规范执法行为,压缩中间环节,由片区依据职责现场分解任务,一次性完成综合检查和提醒,精简高效、省时省力。今年执法检查人次降幅达72%,经营主体受检频次减少达85%,实现“执法不扰企、监管不缺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