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提升丨破解物业纠纷“老大难”!石狮湖滨司法所“134”机制亮出化解实招
来源 :石狮市司法局 时间:2025-09-05 09:46 浏览量:
  
  物业推诿、业委会“难产”、公共收益不清、邻里争执不断……物业纠纷,看似“小事”,却是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
  
  在石狮市湖滨街道,一套名为“134”的物业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正悄然改变这一局面——“一窗受理、三元融合、四微共治”,靶向发力,精准拆解,让矛盾不出社区,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一个窗口,撬动“一站式”解纷闭环
  
  变化,从一个窗口开始。湖滨司法所依托街道综治中心设立“物业纠纷受理窗口”,实行“一站式受理、多部门联动”。司法所联合街道办、派出所、法庭、住建、社区力量协同作战,打出化解物业领域疑难复杂纠纷的“组合拳”。
  
  典型案例:中天国际小区的“翻身记”
  
  业委会逾期多年未换届,谁来代表业主权益?
  
  小公维金与公共收益“说不清”,怎么理?
  
  物业费收缴率低,服务差,收缴率更低,服务更差。恶性循环如何破局?
  
  抽丝剥茧,司法所主动对接住建部门,推动小区依法组织完成业委会换届;引导业委会委托第三方进行账目审计,理清“糊涂账”,在此基础上组织业委会与物业公司调解清算,明晰账目。新旧物业公司于2025年1月平稳交接。短短半年,小区物业费收缴率从不足40%跃升至98.6%,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自2024年机制运行以来,该窗口已受理物业及邻里纠纷114起,成功化解87起,真正实现“矛盾有人接、事有人管、结有人解”。
  
三元融合,让“小纠纷”不出小区
  
  “马桶坏了该谁修?租客还是房东?”
  
  “楼上漏水致使楼下住户天花板脱皮谁承担损失?”
  
  这样看似“鸡毛蒜皮”的纠纷,在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每天都在发生。但在这里,平台筑基+专业赋能+闭环化解的“三元融合”机制,让矛盾“有结”变“有解”。
  
  平台筑基:在10个社区调委会全覆盖基础上,司法所进一步指导5个较大规模小区设立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并成立全市首个老旧小区物业纠纷联合调解室,织密“家门口”调解网络。
  
  专业赋能:引入“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和水电维修等技术人员,为调解提供法律与技术支撑。湖边社区一起租客与房东因马桶维修引发的纠纷,正是通过法律厘责+技术评估+情绪疏导,快速化解。
  
  闭环化解:“红色帮帮团”“阳光太太”等志愿者队伍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开展柔性劝导,推动“法理情”融合,善用“巧劲”快速化解纠纷。
  
  如今,湖滨街道已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四微共治,源头预防“治未病”
  
  化解是治标,预防才是治本。湖滨司法所以“四微联动”机制为抓手,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关口前移,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
  
  微心愿——早发现。通过“民情收集箱”“业主群”等渠道收集群众诉求535条,解决率超95%。花园城社区,正是从“微心愿”中发现“僵尸车”占位问题,及时联合有关部门处置,避免了群体冲突。
  
  微协商——依法议。辖区59个小区设立“微协商”议事厅,开展协商84场。“三官一律”下沉参与,为公共收益使用、停车管理等议题提供法律意见,提升议事合法性。
  
  微公约——共自治。居民共商共定《邻里公约》《楼栋公约》,覆盖59个小区、140栋楼栋,将高空抛物、噪声扰民等纳入规范,并与“文明积分”挂钩,激励守约。
  
  微服务——润民心。将法律咨询、政策解读融入便民服务。“红色帮帮团”化身“五大员”,法律顾问进驻“党建+”邻里中心,普法于无形,服务即治理。
  
  机制创新,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134”机制,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具:“一窗” 打通解纷通道,“三元” 提升调处能力,“四微”强化源头预防。
  
  湖滨司法所以法治引领、多元协同、全民参与,构建起预防在先、调解优先、依法共治的物业纠纷排查化解闭环,真正把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