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化瑰宝 共启传承新篇——泉州市司法局开展沉浸式文化春游活动
来源 :泉州市司法局
时间:2025-03-07 18:51
浏览量:
3月7日,在木棉花开的季节,泉州市司法局机关工会组织干部职工走进南安石井,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溯源之旅。这场以“传统戏剧+侨乡建筑”为主线的春日之约,巧妙地将文化传承与司法行政工作相融合。
高甲戏里悟创新
在岑兜村高甲戏发源地,一行人沿着非遗传承脉络展开深度探访。室内戏台上,孩童们粉墨登场,扮作高甲戏丑角,活泼灵动,引来阵阵欢笑和掌声。
到了高甲戏户外博物馆,展示点散落于村落间,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形式,生动呈现高甲戏的发展脉络。丰富的知识普及和互动体验环节,让大家亲身感受到高甲戏的独特韵味。大家不仅见证了民间艺术从草台班子到国家级非遗的蜕变,更在互动体验中领悟到:法治宣传如同戏曲传承,既需坚守传统法文化精髓,更要创新运用新媒体普法短视频等现代传播形式。青年干部小郑在体验高甲戏服饰后,有了美好展望:“高甲戏的传承能活化传统,我们今年要推的融媒体项目《普法日历》也一定会受到群众喜爱。”
侨乡建筑见法韵
午后漫步奎霞古村,参观融合闽南传统建筑风格与南洋风情的奎霞古建筑群。奎霞村作为闽南著名侨乡,2023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漫步在奎霞古街,上百座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建筑错落有致,它们见证了岁月变迁,承载着海外游子的故乡眷恋。保存较好的清末建筑,如林氏宗祠、林文质故居等,砖石木构筑,硬山顶,燕尾脊,尽显闽南传统建筑的古朴典雅;民国建筑如应源楼、绍东楼等,洋溢着南洋风格。
穿梭在古巷中,大家领略到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之美,感受到侨乡文化的独特韵味。这些中西合璧的红砖厝群成为法治文化的生动课堂。当队伍行至南洋风情的应源楼,斑驳墙面上泛黄的“侨批”复印件引发热议。这些记载着“托付田产”“赡养承诺”的侨批,正是契约精神的活化石。
此次春游活动,让干部职工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深入了解泉州传统文化,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些宝贵的文化体验将激励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司法行政工作中,启发大家继续把文化传承与司法行政职能紧密结合,创新法治文化传播方式,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与文化繁荣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