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丨 杨戌雷:二十余年扎根污泥处理一线
时间:2024-04-08 15:31 浏览量:

 

图片

  杨戌雷所在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承担着上海约三分之一的污水处理量,也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我们厂一年的污水处理量大约有11亿m3,相当于一年处理了81个西湖的年蓄水量。”杨戌雷的日常工作就是通过对设备设施的运行操作,让污水达标排放。

  “污水排放的硬性指标造成的压力其实很大,我们经过几十年的摸索,终于针对生产运营中产生的问题,做了非常实用的技术创新,压力才有所减轻。”那也是杨戌雷摸索着成长与突破的过程。

  2011年,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建成调试,年仅29岁的杨戌雷担负起污泥消化、干化、深度脱水三大系统的调试和接管工作。

  这三大系统,直至今日也是国内处理规模最大、工艺最复杂、技术最先进的污泥工程。当时,包括杨戌雷在内的100人团队,完全零基础。当时负责干化的外国工程师,听说杨戌雷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多岁,不相信他们能够成功。

  无论如何,这根“硬骨头”必须啃下来!

  白天,杨戌雷在单位的钢筋管道中爬上爬下、钻进钻出,摸管道、研究设备。晚上,他挑灯夜战,翻图纸、学原理,凭着一本磨破边角的英文词典,手写近千页的工作笔记,成为员工的技术宝典。此外,他一逮住机会就向外国工程师虚心请教。

  一年后,杨戌雷带领团队全面接管污泥三大系统,污泥系统同时也达到了稳定运行的要求。

  两年后,外国工程师打算看干化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回访时发现,运行工况意外的良好,一些不合理的设计也被改良优化了。他忍不住竖着大拇指对他说:“Yang,good job!”

  接下来的几年,杨戌雷继续带领团队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对设备、设施、工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升级提标优化,有效解决了“洋设备水土不服”等诸多问题。

  二十余年来,杨戌雷从一名水泵工人逐渐成长为污泥处理行业的领军人物,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工匠,他带领团队形成了17项国家专利、30余项创新成果和技术措施、17个市级创新奖项,创造了属于白龙港的经验。

  对杨戌雷来说,眼前是污水污泥,心中却是绿水青山,坚守在“管道森林”里二十几年,他始终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他守护的到底是什么,他守护的是一座城市里,每一个人,每一天更美好的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